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被嘲是土包子N年,现在竟统治内娱爆剧了???
来源:新氧      时间:2023-06-24 08:18:47

一个新发现:东北元素,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大爆作品中。

从2019年的《野狼disco》,到2021年的《漠河舞厅》,再到2023年的《漫长的季节》…


【资料图】

羊眼里的东北突然从一个地域坐标,转变成了一种文艺现象。

东北文学不是近几年才兴起,但唯独在近几年大众才开始关注东北。

可大家关注东北,却不代表了解东北。

你以为《漫长的季节》讲的是少女碎尸案?

完全不是。这其实是一个有关东北结构被分解的故事。

而针对东北近几年的爆火,今天羊想跟大家深入聊聊,东北美学之于我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东北三件套,与浪漫无关

一个疑问:提起东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估计大家和羊想到的东西应该差不多,基本都是东北三件套:花被、大雪、东北话。

有关花被的记忆,深深印刻在每个东北孩子的记忆力,并通过东北人超强的“迁徙”能力带到了中国各地,特别是北方。

咱就是说,哪个北方人的童年时代没有这样一床被子啊?

大红大绿,花团锦簇,鸳鸯看了都想钻进去添个彩头

而花被只是“东北碎花风”的一个小小分支,延续这种风格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

脸盆

碗筷

大花袄

甚至还跟随张馨予去了趟戛纳,在国际上露了回脸

说真的,这种风格属实看不太出来美感,反而有一种无限接地气的朴实画风。

东北话就更不用多说了。

东北话有多魔性?有东北舍友or东北同学or东北同事的人懂得都懂。

问:一个东北人和台湾人坐同事,谁能把谁的口音带便?

答:参考母语同样是软软腔调的福原爱就知道了

而东北话在全国的推广,与小品这种喜剧形式分不开。

南方宝子们也许不太能get到小品的笑点,但对于北方人来说,曾经对于春晚最大的印象就是赵本山——

赵本山一出场,外面的鞭炮声都停了。

“走两步,没病走两步。”

“你大妈已经不是当年的你大妈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

“悲哀!我真替你感到悲哀!”

咱就是说,这几句话可以说是印在北方小伙伴的DNA里了吧?经典程度堪比“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而在赵本山之后,小沈阳宋小宝沈腾马丽等东北籍笑星的爆火,让东北彻底沾染上了喜剧元素。

而一个地方但凡给人留下朴实+搞笑的印象,它就不可能跟美沾染上太大的关系。

东北唯一有浪漫情怀的东西或许就是大雪了。

漫天大雪在阳光下一照,白得煞眼

漫天大雪落下,整个世界都变成纯白的基调

雪代表了美,也代表了冷。

美还没美够呢,人们又会联想到东北的大火炕,冻梨,舌头舔铁…

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东北成为了一个很冷,很接地气,很好玩,但是美感缺失的地方。

东北的特有产物:肃杀美学

东北籍作家班宇曾经在《逍遥游》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忽然想到,很多人的一生,最后都在这里度过,躯体化作灰尘与烟,跟汽车排出的尾气、植物吐出的氧气、所有的雾和霜,彼此交融,肆意流淌,沉寂在旷野上…

这个形容其实非常东北。

东北确实没有太多世俗意义上的美学产物,它给人的印象大多是荒寒,是空旷。

东北民谣音乐:大大大白羊-同类

随便打开一部有关东北的影视作品,你几乎很难看到都市繁华。

我们看到的是下着雪的空旷大地

是行走在路上的寂寥人影

是破败的工厂与衰落的文明元素

东北有什么美呢?

严肃电影里的东北,无一例外都是灰头土脸的形象。

它没有北上广的繁华明亮,没有江南水乡的袅袅韵味,更没有西北大地的纯粹美景。

但东北真的无美学吗?

不是的。

我们之所以认为东北无美学,是因为东北太“重”了。

羊的朋友圈里有个人这样评价《漫长的季节》:初看以为是柯南道尔,看完才发现看的是余华。

就像羊在开头说过的那样,该剧的内核乍一看是少女碎尸案,但深入来看其实是有关东北工业文化的解构。

东北的“重”,就是时代对它无声的消解。

而因这种消解也诞生了一种独属于东北的美学风格:工厂记忆。

工厂,一个多么遥远的词。

生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下的人们或许很难想象钢筋水泥曾经之于中国的重量。

东北,曾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于是在那么多东北文艺作品中,“国企、钢厂”等词语成了最重要的文学符号。

比如《漫长的季节》里的桦钢之于李响的意义举足轻重

《钢的琴》的故事围绕着一个破旧工厂展开

《铁西区》则专门围绕这样一家大型工厂拍摄

工厂美吗?不美。

但工厂曾经是一代人的全部。

《漫长的季节》中,王响对自己火车司机的身份格外骄傲

因为爸爸也曾经是钢厂工人,所在在他的心里自己的出身是根红苗正的名门望族

他之所以会对自己的身份如此认同,是因为工厂曾经构成了东北的小型社会:这里配有家属楼,家属院,学校,医院,电影院,食品店…

钢厂工人一生的婚丧嫁娶都围绕着钢厂进行,而工人们相互之间也大多知根知底。

这是一个钢厂为工人们搭建的社会,只要你是钢厂工人,就可以享受它为你提供的全部福利。

这个社会是属于工人们的。

所以即便里面的人犯了错,大家也不会闹到“外面”去

所以即使“外面”更厉害的人来了,里面的人也不以为意

因为在他们心里,这里有着自己的社会规则。

而这样一种状态曾在东北存在了几十年。

直到有一天,大厦轰然倒塌:下岗潮来了。

杀死那个石家庄人音乐:王阿男-alone

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市场经济的时代强势到来,于是国企开始改革,工人开始大量下岗。

当机器突然变成废铁,当工人突然变成失业者,东北人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故事也骤然被冻结在寒冬的冷风之中。

时代变了,人们也要求变。

可在曾经的社会秩序下生活了一辈子的人,又有几个人能成功改变呢?

在《钢的琴》中,下岗工人陈桂林的妻子抛弃他投奔了假药商人,而他的梦想就是能为喜欢音乐的女儿造一架钢琴。

因为下岗,他变得生活拮据。

他试过借钱,没用;他试过去学校偷钢琴,白搭。

最后实在没办法,他召集起曾经的钢厂兄弟们,在那个早已破败的厂里自造钢琴。

他们每个人的穿着都灰沉沉,仿佛还生活在纯碎的工业社会

他们混在钢筋水泥中,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制造钢琴

虽然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却展现了当时的东北社会与外界的某种割裂:沉闷与活泼,自造与买卖。

经济环境与社会氛围越来越自由,但很多人却依然活在改制的阵痛之中——

他们找不到活法,想不通出路。

于是在有关于东北的文艺作品中,工厂以及下岗潮是绝对绕不开的话题。

现在再看有关于东北的影像记录,冷峻与落魄是主要基调。

当辉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后工业时代的迷茫与荒芜。

奔跑在雪地里的火车已经不再是先进的象征。

人们的理想与抱负在滚滚而来的时代焰火里被燃烧殆尽。

那一批批的工业人才,曾经是东北的勋章,却在轰然间变成了东北的悲伤。

剩下的又是什么呢?

是人们的不知所措。

于是歌舞厅开始在东北地区大规模盛行。

漠河舞厅音乐:郑渝勇-漠河舞厅

为什么要跳舞?

大概是除了跳舞之外,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吧。

于东北而言,与其把舞厅称为娱乐场所,不如称其为时代阵痛中的桃花源。

“跳起来,就忘记疼了。”

现在羊再来回答开头的问题——

东北不仅有美学,而且美得浪漫美得高级,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现实主义肃杀史。

从辉煌到破败,从云端到低谷,这其中的种种故事,难说,也难念。

东北的美学底色

是一种带有阴郁色彩的快乐

在东北有一句备受调侃的话:东北的孩子出生就是为了逃离东北。

时代要前进,总有人会成为新陈代谢的一环,可遗憾的是,东北的阵痛持续了将近30年。

有人可能会说,那么多人都挺过来了,为什么偏偏东北走不出来?

其实上世纪那波下岗潮波及了很多地区,但唯独对东北的影响最大。

这不怪东北。东北的地缘处境其实并不好,北边是俄罗斯,东边是日本,南边是朝鲜,而为了加强区域控制的安全感,重工业基本上是被优先考虑到的。而当一个地区被赋予了某种寄托,那么当他脱离时,那种痛是难以被轻易消解的。赵本山凭一己之力让东北成为了全中国的喜剧之乡。小品自不必多说,《乡村爱情》至今都是喜剧经典,《马大帅》让“彪学”在互联网上疯狂盛行。东北人自己呢?网上有人吐槽说东北人不爱家乡。东北人的搞笑是天生的。荒寒的地理环境让他们不得不乐观,毕竟乐观才能活下去。东北人的搞笑也是后天的。不乐能怎么办?日子还要过啊。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对地缘安全的考虑以及对东北工业基础的认知,东北再一次被选择成为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当时在全国的改制下岗职工中,东北的占比最大。

而到了21世纪,东北对外输出的形象基本都以快乐为主。

他们也爱看喜剧。

像《人世间》这样讲下岗潮的剧在东北并不受欢迎。

可羊并不这样觉得。

你说,谁想被人掀起伤疤啊?

荒寒的环境与时代的苦难与东北人的温暖幽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蒙上阴郁色彩的快乐反射出东北美学的悲情底色。

处在社会转型阵痛中的东北一代不得不在时代前进的轰鸣声中寻找自己的容身之处。

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依然没有。

东北的美从来不在表面,而是需要剖开表面直击内里去挖掘的。

这种落魄、肃杀与冷峻,是时代的伤疤,也是东北的“浪漫”。

当然,羊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打消人们对于东北的快乐印象。

而东北的经历并不单纯是东北人自己的故事,它更是具像化的人生。

但我们要谈东北,就不能只谈东北,更要谈它背后千万人的故事。

就像《追忆似水年华》里说的: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

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地度过一生,每个人都会遇到绕不过去的苦难,但是要记住——

“往前看,别回头。”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