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大学生掏鸟窝坐牢10年,真不冤! 世界观焦点
来源:米粒妈爱分享      时间:2023-05-22 23:56:30

文 | 米粒妈

这两天,米粒妈刷到一则消息:9年前那个因掏鸟窝被判了十年半的大学生,这个月就要出狱了!


【资料图】

米粒妈的回忆瞬间就回到了2014年,隐约记得是有这么个案子,当年还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一时间“人不如鸟”的舆论甚嚣尘上.

直到今天提到此事,还是有人想不通这件事,比如前不久,央视主持人张泽群就在微博抱不平:

到底是真的草菅人命,还是另有隐情?其实深究一下原委,就会发现这事儿并不只是掏鸟窝这么简单。

2014年,时年20岁的闫某在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也是全村为数不多大学生。

那年署假,他和好友王某在河边游泳时发现了鸟窝,于是两人找来梯子,将窝中12只小鸟“一锅端”带回家喂养。

闫某发现,这些小鸟与常见鸟并不一样,于是并将图片发布在gg空间和群里,竟然很快就有人联系他购买。

由于小鸟死亡一只逃走一只,闫某便将剩下的10只鸟全部卖掉,获利1000多元。

这一下两人乐坏了,要知道,闫某父亲辛辛苦苦打工一天都赚不了多少钱,而他掏个鸟窝就能赚一千多。

后来,两人又掏了4只鸟,本想亲自送给买家,没想到这一次等到却是警察,闫某和王某当场被捕,当地法院的一审判决结果是:

以非法收购、猎捕珍贵频危野生动物罪,判处闫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款1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0年,罚款5000元。

原来,两人掏的鸟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燕隼。

更何况,闫某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出于无知或不小心,案件的性质比想象得要恶劣得多。

其实,闫某一直是个鸟类爱好者,长期活跃在当地鹰猎兴趣群里,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种鸟类知识和捕猎信息,他不光卖鸟,还收购各种鹰、鹞子、隼,曾经花500多元在网上买过一只凤头苍鹰,然后以更高的价格转卖赚差价。

况且按照燕隼的习性,一次只能产蛋2-4颗,而某和王某一次就取得了12只蛋,说明他们根本不是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鸟窝,而是有目的地搜寻了多个鸟窝。

而且,闫某不仅仅贩卖保护动物,就连喜鹊这样的常见鸟也不放过,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就是个职业鸟贩。

他掏鸟并非单纯的好奇无知,直接点说,他就是一个捕鸟、杀鸟、卖鸟的惯犯。

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捕猎年类10只以上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所以,闫某10年半的刑期不过是数罪并罚的结果罢了,绝不仅仅是一些媒体所宣传的“因掏鸟窝被判10年”而已。

最接受不了闫某的审判结果的莫过于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闫爱民。

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年仅20岁的儿子因为几只鸟而葬送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于是四处奔波为儿子上诉、抱不平,还集结村民签署了一封联名信,要求法院重新量刑。

甚至,他还动起了歪脑筋,想方设法地贿赂执法人员,只因这样能让案子重审,几乎已经失去理智。

但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要能给孩子争取到一线希望,他什么都愿意做。

在闫父的叙述中,儿子聪明懂事,老实本分,抓鸟只是因为懵懂无知和贪玩,希望能够法外开恩,减轻处罚。

可是,无论是法院还是公安机关,都无数次地把犯罪证据摆在他面前,一五一十地向他解释,但闫爱民仍然不服,坚持上诉,还在一些媒体上哭诉、伸冤。

但事实上,他说的一些辩驳,都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有点狡辩的意味。

比如即便闫某已经供认抓的是隼和苍鹰,闫父还说是因为百科上标注这种鸟是“无危”,所以孩子认为这鸟是不受保护的。

但其实“无危”只是暂无灭绝风险而已,仍然属于珍稀鸟类。

而且,闫某既然查阅过相关资料,就更加坐实了他知道自己在违法犯罪。

米粒妈可以理解他作为父亲的心如刀绞,毕竟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任谁碰到这样的事,恐怕都会如同天塌地陷。

但米粒妈想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闫某如此频繁大量地捕鸟、养鸟、售卖还有收入,如果说父母不知情,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在东窗事发之前,他们只是一味默许,没有任何过问和劝阻,还认为儿子只是个孩子,调皮贪玩罢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他们无条件的纵容,一点点将孩子推向犯罪的深渊,而孩子从家长这里缺失的监管和教育,社会和法律会成吨地加倍奉还。

记得闫某曾经用真名发帖问:杀生这么多,会有报应吗?

得到网友的回复后,他竟然还不屑一顾道:有的说我下地狱,有的说我会有报应,你们知道什么叫胆量?

如此轻狂自大,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压根就没把法律和道德放在眼里。

可是在闫父眼中,儿子实名挑衅的行为,竟然成了他不是故意犯罪的证明。

可以想见,他平时对儿子的放任和维护已经到了何种程度,以至于让孩子最终失去了起码的敬畏之心,最终酿成大祸。

上海一家书店里,一个10岁男随意触摸一个5岁女童,甚至试图让她舔自己的下体。监控清清楚楚地记录了全过程,可男孩母亲不但死不认账,拒绝道歉,甚至反咬一口,说女童是自愿的。

还有在上海迪士尼,一个8岁男童摸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臀部,被女子说了两句,男童家长立刻暴跳如雷,对女子推搡、咒骂,推在地上打:

“管你x事!”

“你屁股没被人摸过?长这个x样还模你屁股啊?”

如此不堪入目的画面,孩子就在一旁看得一清二楚。

其实,这些事的重点并不在孩子到底是不是故意犯错,而在于家长的反应。

这些事件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母亲一味的袒护只会让孩子觉得:

就算我是故意的也没关系,咱理不直气也壮,有妈给我撑腰什么都不用怕,而流氓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如果孩子在这样无底线、无羞耻感的家庭长大,那么Ta也会越来越目中无人,最终酿成大祸,就像谭松韵母亲车祸案中的凶手马某一样。

当年马某醉酒驾车,造成了一死两伤的悲剧,而那位不幸的死者正是演员谭松韵的母亲。

另一位受害者的儿媳妇,为了照顾重伤的病人日夜操劳,导致五个月的双胞胎流产。

一夜之间,家破人亡,天人永隔,这是什么样的人间惨剧?

可是马某从头到尾连一句抱歉都没有,甚至没有露出愧疚的神色,在法庭上也是吊儿郎当,一会儿说自己腰疼,一会儿要上厕所,还耍无赖说不给去就尿地上。

而他之所以敢如此张狂,也都是因为背后有一对是非不分的父母。

据说,他父亲是当地官员,在他的庇护下马某早就劣迹斑斑,2000年就因打架斗殴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四年执行。

而这次酒驾闯了这么大祸,马父对受害家属说的竟然是:

你只是没了妈妈,而我的儿子却要在监狱里过年!

不得不说,有这样恶心的父母,儿子变成杀人犯真的是情理之中,也正是他们扭曲的观念和狂妄的态度,把孩子一步步往深渊里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大大小小的错,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滤镜太厚,只庇护不反思,那么长此以往,孩子只会越来越是非不分,骄狂自大,就像失去刹车的车,总有一天会车毁人亡。

相反,头脑清醒的父母一定会懂得防微杜渐,不会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轻易放过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和边界意识的机会。

比如武汉一个小男孩把小区4-30层电梯全都按了一遍,遭到邻居投诉后,父亲并没有急看替儿子理论,而是耐心地询问事情的经过,发现确有其事,于是严肃地把孩子教育了一顿,并要求他写一份检讨书贴在电梯里。

不仅如此,父亲也同样写了一份检讨,承认了自己教育的失职,就贴在儿子的旁边: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向大家道歉,并请大家一起监督孩子的行为。

父子俩的行为受到了邻居的谅解和赞扬,更重要的是,米粒妈相信这件事一定会在男孩脑中种下一个意识,那就是:

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做事不能只凭心情,要掂量掂量会不会对他人造成困扰,是否在法律道德的边界之内。

俗话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别以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那些被掩盖、忽视、纵容的问题,就像一个个小针眼,会将整个人生扎得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就像李天一、孙小果、马某,他们的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产生的,而是由父母的溺爱和包庇灌溉着长大的,而他们亲自种下的恶果,最终也由他们亲自品尝。

所以说,规矩与惩戒反而是对孩子的保护,只有狠得下心让孩子懂得“怕”,ta才知道哪里是安全区,哪里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

别怕孩子吃亏吃苦,也别怕给予他们惩罚,每一个立下的规矩,都是父母送给他们最好的预防针,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些错误的代价,是比生命还要沉重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