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环球资讯:【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昭通市:突出重点 增强发展新动能
来源:云南网      时间:2023-05-03 08:12:46


(相关资料图)

昭通市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全面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做好“产”的文章。昭通市聚焦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力争到2026年形成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产业、绿色硅铝产业、磷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和一批百亿元级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发挥好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今年,昭通市积极推进以苹果、花椒、竹子、马铃薯和特色养殖等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化工及新材料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增强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带动性,力争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28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72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40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730亿元。

做好“城”的文章。昭通市因地制宜,立足各县(市、区)特点和优势,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做“大”中心城市和镇雄县城,做“强”昭阳、镇雄、水富,做“特”鲁甸、大关、彝良、盐津,做“优”威信、巧家、永善、绥江,做“美”县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预计今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将突破80万人。

做好“人”的文章。昭通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185.07万脱贫人口稳定增收、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个重点,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基本消除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从2022年的2.6:1缩至2026年的2.4:1。

昭通市着力抓好在建项目促增长、政策落实保增长、项目储备稳增长,切实增强发展动能。抓好在建项目促增长方面,坚持按季度调度重大项目开工,力争每月新入库项目200个以上,确保今年上半年在库项目支撑率达70%以上、三季度达90%以上,年底在库项目剩余投资达到年度投资任务的200%以上。抓好政策落实保增长方面,紧扣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投资导向谋划发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今年力争新培育经营主体3万户以上、新增“四上企业”150户以上。抓好项目储备稳增长方面,围绕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立足资源优势,聚焦发展短板,深入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确保年内完成规模超1万亿元的项目库建设。其中,能源以外工业储备项目2000亿元以上,综合交通项目2000亿元以上,城建房地产项目1000亿元以上,能源、农业、水利、文旅项目分别达500亿元以上。

昭通市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发生系统性债务、生态安全”三条底线,全力保障发展安全。聚焦“三类对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落实群众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监测的动态监管机制,“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定不移做好防风化债工作,统筹抓好财政性债务、隐性债务和企业债务风险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底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实施城乡绿美三年行动,深入推进赤水河、金沙江、乌江三大水系流域修复保护治理,扎实抓好城乡“两污”、面源污染、废气排放、矿山开采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坚决守护好昭通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该市将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以更大的力度、更细的举措、更快的节奏推进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群众增收、风险防控等工作;大兴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全市各级干部带头强化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升能力和本领。

云报全媒体记者 谢毅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