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焦点热门:着眼六个重点领域2023年威海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774个
来源:齐鲁晚报网      时间:2023-03-30 17:02:33

记者 连宁燕

3月29日下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威海市新旧动能办主任,威海市国防动员办主任隋同朋,威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晓东,威海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刘俊,威海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陈万芳,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副县级干部谭志刚介绍2023年重点项目有关情况。


(相关资料图)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大抓经济的重中之重,对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稳预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着力提升重点项目“谋”的水平、“服”的能力、“促”的力度,持续发挥项目牵引拉动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前,共研究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774个,总投资33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90.3亿元,项目数量和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5%、27.4%。

在重点项目的谋划上主要着眼六个重点领域安排

着眼国家省重大战略布局。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把战略愿景项目化、把项目落实具体化。谋划37个项目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的102项重大工程体系,其中华能高温气冷堆、国和一号等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争取106个项目列入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第一批项目库,乳山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已纳入省三年行动计划;力争80个项目入选省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库。

着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先进制造业项目数量实现了5连增,由2019年的不足100个、2020年的刚过100个,到今年大幅度增长到485个。从产业分布看,八大产业集群项目408个,总投资近千亿。这些项目当中,工业技改项目287个、新引进实施及扩产能项目198个。项目的实施将推动传统产业创新突破、转型升级、膨胀发展,实现存量变革;同时,也会引入新生力量、新兴产业,实现增量扩张。既优化了产业结构,又改善了投资结构,所有制造业项目中,民间投资占比90%以上,高技术投资占比超过30%。

着眼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新能源产业明确为威海市第八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年内重点谋划实施新能源产业项目31个,其中新能源应用开发项目15个,装备制造项目16个,加快打造荣成核能、乳山海上风电装备、文登多元储能三大产业基地,威海市有望在3-5年内将新能源产业培育成投资、营收“双千亿”集群,既会改善威海市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结构,又会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着眼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深挖威海市海洋产业优势,谋划重点项目81个,实施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重大海洋产业项目,加快全域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建设涉及冷链物流项目29个,推动贯通“国家骨干冷链基地、冷链集配中心、两端网点”三级节点网络,提升威海市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成效。

着眼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农村基础设施网,谋划“七网”基础设施项目149个。以群众最为关注的重大交通设施为例,总投资297亿元、总长193公里的莱荣高铁项目将于年内竣工验收、开通运营后,威海市将迈入全域高铁时代,实现胶东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4小时快速交通圈,将与正在推进的港产城融合、荣乌高速、G18文双高速、威海新机场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共同构建起威海市陆海空联动、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着眼民生补短板强弱项。谋划城建重点工程127个、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80个,其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3个,并同步进行适老化改造、燃气设施更新。此类项目都是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在重点项目服务保障上实行分级分类分层次管理

在项目推进上,对105个省级重点项目,由省政府、省发改给予要素保障、调度推进、按月通报;对669个市县重点项目,由市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服务调度,按月通报进度。

在项目服务上,222个省市重点项目,由33位市级领导联系分包;552个县级重点项目,由所在区市领导联系分包,及时掌握企业诉求及部门服务情况,提供“一对一”定向服务。

在项目统筹上,将774个项目划分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工业、城建、乡村振兴、海洋产业6大类,分别由市发改、科技、工信、住建、农业农村、海洋发展等6个部门分类调度服务。目前,项目清单已在威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开发布,也欢迎市民了解监督。

下一步,威海市发改委将依托“1+6”项目推进体系,利用市项目管理服务平台及APP等智慧化手段,即时发现、反馈、解决项目建设存在问题,紧抓项目策划生成,为项目提供全周期、全要素跟踪服务,并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导通报,推动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梯次格局,把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增后劲”工作要求落地、落实、落细。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